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奇迹

2021-07-02

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西班牙IE大学

2021年6月24日  

全球事务  

中国  

作者:  马彬、朱珠、朱伟

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是前所未有的,但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马彬教授、朱珠教授和艺术家朱伟教授一起分析了上个世纪改变中国的经济政策、商业管理和文化复兴。  


 

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1).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诺贝尔奖之家科学与艺术委员会主任朱伟艺术作品 




虽然今天很难想象,但就在不久以前,中国还几乎不被视为地区强国。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开发了其增长潜力,使近8亿中国公民摆脱贫困,成为全球消费者,从而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大国之一的长期地位。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形成和扩大。 理解,开始理解——这下一阶段中国变成世界领袖,有必要考虑国家的当代演进,从中国公司的业务实践和民族特性的文化复兴,重新专注于艺术、教育、人文科学。 


21世纪的经济巨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2020年世界经济展望》(2020 World Economic Outlook)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提炼的衡量标准,即购买力平价(PPP),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24.2万亿美元)现已超过美国(20.8万亿美元)。 尽管许多主流媒体目前仍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但根据现有的各项指标,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是不可避免的。 在创造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显然将重塑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例如,中国在多年屈居美国之后,最近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额为7090亿美元,而与美国的贸易额为6710亿美元。 到2020年,中国经济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并将继续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 

 

正如巴西驻华大使解释的那样,中国只是一个更可靠的贸易伙伴。  

 

在经济安全的驱使下,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加强与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 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正稳步成为拉美产品的最大消费国,他们需要哥伦比亚的石油、智利的铜和乌拉圭的牛肉。 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关键性战略决策是“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于2013年提出,并于2015年由政府正式发起,旨在加强区域协作和贸易网络。 截至2021年初,1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政府加入了规模达1万亿美元的跨大陆贸易网络,这不仅表明中国作为贸易伙伴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且也确保了未来几十年参与国之间有利的经济机会。 

 

其他由中国提供动力的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在进行中,比如从巴西到智利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跨大陆铁路的提议,以及一家上海航运公司正在建设的价值30亿美元的秘鲁港口。 正如巴西驻华大使解释的那样,中国只是一个更可靠的贸易伙伴,与中国建立互利关系是很容易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继续建立信任和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企业管理方法  

 

在世纪之交经济剧烈变化的背景下,由于经济的快速改革、快速增长和全球竞争,中国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制度动荡。 因此,中国的商业领袖学会了如何应对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并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商业体系。 这种敏捷性与将组织视为家庭的独特文化趋势相结合。 中国的管理者像培养孩子一样培养他们的员工,作为回报,他们对员工提出的要求远远超出了职位要求,因此,中国的公司像紧密的家庭单位一样运作,忠诚、奉献和人际信任是稳定的支柱。 这种现象直接转化为获取地方政府拨款、投资资金、以及将企业传承下去所必需的关键技能的利用。 

 

中国企业的战略思维也不同于西方企业。 他们倾向于重视高资产周转率,并在合适的时机做出关键决策。 他们偏爱非常简单和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高度依赖与有用的商业和政治角色的紧密个人关系,以及避免债务(由于过去的不稳定),这导致现金持有量不断膨胀。 拥有极高的抱负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放态度,成功的中国企业在保持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生产新产品和涉足非相关业务的能力得到了完善。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所熟知。 

 

中国文化复兴  

 

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越来越多地拥抱私营企业,那些专注于艺术、人文和教育的机构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和资金机会。 中国中央政府倡导全国5万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免费向游客开放。 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以重振公众对艺术的欣赏和热情,在传统和表演艺术家,艺术社区和教育机构建立艺术中心的资金和赠款大幅增加。 此外,其他国家的文化部,特别是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文化部,近年来在中国的巡演也大幅增加。 

 

在艺术、文化和教育交流方面的投资将给世界带来一个更加生动的中国。  

 

中国文化复兴的首要目标不仅是提升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力,而且要把中国变成全世界的文化中心。 15年来,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些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表演艺术中心,并在继续努力。 中国许多主要大学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方向转变是发展当代和现代艺术项目和学校,特别是那些具有跨学科的重点。 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两年成立了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倡导艺术与自然科学的互联互通。 虽然艺术学院传统上与其他学术领域是分开的,但这种日益增长的趋势为国内外学生获得对艺术的新尊重铺平了道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大学的国际学生也经历了数量的激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回顾过去的100年,中国经历了战争、贫困、饥荒、经济改革以及与世界各国关系和合作的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中国政府把改变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放在首位。 这就是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共产党(CCP)把经济改革和改善人民生活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这使得中国企业进入全球竞争,中国消费者进入全球市场,从而使中国经济与境外的世界相关联。 

 

这一转变也促使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对话,提供了一个交流中国商业实践哲学、分享中国观点并与世界其他国家形成合作的机会。 从宏观上看,这些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引擎,在贸易网络沿线建立联系。 此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是为国家努力获得相互理解,建立信任,和发展合作关系面临全球变暖等人类共同战斗,核废料,威胁生物多样性,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和财富的再分配。 在艺术、文化和教育交流方面的投资将给世界带来一个更加生动的中国,而不仅仅是媒体所强调的经济强国。 反过来,这种对中国更加复杂和微妙的理解将有助于打开中国人民了解和拥抱世界的大门。